台湾最新癌症登记报告:大肠癌连15年居首******
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,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门29日公布台湾地区最新癌症登记报告称,2020年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。在岛内十大癌症排行中,大肠癌连续15年居第一。
根据台湾地区2020年癌症登记报告,新发生癌症人数为121979人,较2019年增加725人,2020年全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为64岁,与2019年相同,各主要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,除了大肠癌、肺癌及子宫颈癌延后1岁,皮肤癌早1岁,其余与2019年相同。
台当局“国健署”癌症防治组组长林莉茹表示,癌症发生人数集中50岁以上,占8成3,癌症发生人数增加以70至79岁较明显;减少以50-59岁较明显。而部分发生年龄中位数较全癌症早的癌别,口腔癌及子宫颈癌为58岁、乳癌及子宫体癌为56岁、甲状腺癌为50岁。
台湾地区十大癌症发生人数(男女合计),依序为大肠癌、肺癌、女性乳癌、肝癌、口腔癌(含口咽、下咽)、前列腺癌、甲状腺癌、胃癌、皮肤癌、非何杰金氏淋巴瘤。
逯世泽:稳步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****** 中新网北京11月17日电 (左雨晴)“下一步,我们将根据‘双碳’目标的要求,稳步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。”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16日在生态环境部与欧在华跨国企业高层圆桌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表示。 此次圆桌会主题为“启航新征程 推动绿色发展”,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、中国新闻社主办,中国新闻网承办。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,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。2020年9月22日,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,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为推动我国“双碳”工作,全国碳市场建设意义重大。 图为逯世泽在圆桌会上作主旨发言。会上,逯世泽介绍,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已顺利收官。第一个履约周期,我国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,年覆盖CO2排放量45亿吨,成为全球覆盖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,配额履约率达到99.5%。截至2022年11月15日,碳排放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1.98亿吨,累计成交额86.9亿元,交易价格每吨在40-60元范围内波动,呈缓慢上升趋势。 逯世泽表示,“目前碳价水平基本反映了中国火电行业降碳的成本,成交量和成交价格满足企业履约的基本需求,符合碳市场作为减排政策工具的定位,碳市场激励约束作用初步显现。” “目前我国碳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,面临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尚不充分、碳排放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两大挑战。”他指出,通过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,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,初步建立了制度框架体系,打通了关键环节,提高了企业低碳发展意识,提升了企业和管理人员水平,为下一步碳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 逯世泽表示,下一步,我国将加快完善制度机制,持续强化市场功能建设,稳步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。 逯世泽表示,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一要突出“自愿减排”,突出企业的诚信管理;二要突出国际属性,标准要基本一致。“无论是配额市场还是自愿减排市场,都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实现‘双碳’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。”(完)
|